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2020年第六届华东交通大学结构设计竞赛圆满落幕

发布者:潘荣发布时间:2020-07-06动态浏览次数:


结构设计竞赛是灵感的碰撞,创意的升华,同时也是对选手们耐心、细心和能力的考验。此次结构设计竞赛模型加载于629日下午在土建楼200举行,莅临本次竞赛的评委有:华东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罗世民、土建学院院长罗文俊、书记陈水生、副院长张鹏飞、杨超博士、许开成教授、张季博士、张立卿博士。

第一组

该组成员分别是:王振龙、肖锐、许雨鹃,该组结构模型的特色在于打孔结构,打孔虽然会破坏原本的强度,但也会使桥梁更好地受力。同时该组成员也细心地将木条打磨光滑,为了提高抗压能力,特地对中间以及末尾进行了加固。

第二组

该组成员分别是:刘亚骏、熊宁、龚文韬,该组采用梯形截面使桥梁抗压能力更强,同时他们通过实验观察加载块放在模型上是否发生侧翻以及出现相对不稳定的部分,一步步增加加载块的个数进行多次实验从而对模型进行加固也增强了模型的刚度,最后该组模型顶推成功,评委老师也给予了肯定。

第三组

该组成员分别是:肖俊、李智、张洪溢,该组模型分成主体和导梁两个部分,主体呈长方形,导梁类似锥形,侧面用三角形以及1×62×2的竹条进行连接,为了使模型更加稳定同时也将模型进行双侧加固。

第四组

该组成员分别是:易钰清、郑思源、刘玥,该组采用梯形截面,通过测试发现问题,在承重比较大的地方加了连杆增加模型的抗压能力。他们提到之前的模型由于高度过高会出现侧翻所以在容易侧翻的地方加连杆。在加载过程中该组员对加载块谨慎摆放,一丝不苟,最后该组模型顶推成功,评委老师也进行了认可。

第五组

该组成员分别是:周爱、邱佩、唐学成,该组参赛的模型,第一品长为545毫米,结构较为简单,第二品长为825毫米,为悬臂梁,在顶推时会承受较大的力,因此中间采用小棒,增加刚度,第三品是导梁部分长为350毫米,也是作品最大的亮点。如果受力不均很容易侧翻,该组成员在容易侧翻的部分增加了接触面积,并磨出三角形以便平稳,最后该组顶推成功。

第六组

该组成员分别是:徐欣、刘敏、马淼,该组成员在学长的指导下完成了模型,他们的模型分成主体部分和导梁部分,模型设计成上窄下宽的结构能够减轻质量的同时也让整体更加稳定,虽然在制作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也收获了许多,将要点牢记在心,争取下次做得更好。

第七组

该组成员分别是:张宪、魏晨、钟宏,该组模型选取矩形截面,模型分成前后两个部分,为了防止侧翻采用2×2竹条进行加固,模型在组员的共同努力下一步步的完善,承重能力越来越好,最后该组模型顶推成功。

第八组

该组成员分别是:杨志鹏、葛竞、官伟建,该组模型采用矩形截面,模型高度一样,由于导梁相对不牢靠所以采用2×2木棍对模型进行增强。在模型加载环节中,组员之间配合密切,最后该组模型顶推成功。

第九组

该组成员分别是:杨仕骏、陈少哲、高安国,该组为了让模型承受更大的压力,采用2×2竹条进行铺接,为了减轻模型的质量并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模型前部分竖杆比较少,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希望该组今后能有更大的突破

第十组

该组成员分别是:涂其康、李毅、史杰君,该组模型截面为矩形,模型是由主体和导梁两部分构成,导梁起辅助顶推作用,由于抗压能力不强所以采用竹条进行加固,为了节省材料对刚度和强度要求相对较低,细节决定成败,希望该组总结经验,再接再厉。


比赛获奖情况:

一等奖:

熊宁,龚文韬,刘亚骏代表队

二等奖:

周爱,邱佩,唐学成代表队

易钰清,郑思源,刘玥代表队

三等奖:

杨志鹏,葛竞,官伟建代表队

张宪,魏晨,钟宏代表队

肖俊,张洪溢,李智代表队


比赛临近尾声,陈水生书记对此次比赛进行了总结:结构设计竞赛是土建学院重要赛事之一,模型的优劣核心指标就是重量,如果模型可以加载成功并且重量较轻,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小小的模型凝聚着参赛者的心血,感谢每一位参赛选手,挥洒汗水,付出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办法去制作模型,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完善,如果可以培养自身的动手能力,让模型更加美观,吸引观众眼球,效果会更好。至此,2020第六届华东交通大学结构设计竞赛圆满落幕,胜者可敬。但其实每个付出努力的参赛队伍,都是胜利者。希望小伙伴们继续努力,展现属于你们的精彩!